游客发表
来源:雪山财金
港交所官网显示,对赌达商截至2022年4月20日夜间,或失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败万万达商管在港交所的披露易公开信息中,依然处于递表后没有通过聆讯的管招股书港股阶段。4月21日凌晨,失效万达商管的遇挫招股书已经从港交所官网披露易页面中删除。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对赌达商拟上市公司递表后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或失则招股说明书作废。败万这意味着,管招股书港股2021年10月21日递表的失效万达商管,在港交所的遇挫上市进程再次遇挫,已经按下暂停键。对赌达商
招股书失效,或失返港IPO遇挫
当然,败万万达商管如果想要继续上市,三个月以内可以通过更新资料重新申请再次上传招股书,再次“激活”上市程序,其中主要补充最新的相关财务数据和资料。企业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联交所将继续招股书审核及聆讯过程,并不会影响企业IPO的后续进度。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早于2022年3月11日,市场即有传出万达商管或将推迟赴港IPO。这一传言迅速遭到万达商管的否认,其称:香港上市工作正常推进。
打脸来得这么快,不知道万达商管脸疼不疼。
当然,这不是万达商管IPO之旅第一次遇挫。从2016年港股退市后,到连续6年冲刺A股上市未果,再到如今万达商管重回港股,一路走得并不顺畅。
《雪山财金》查阅万达商管招股说明书数据,万达商管的在管建筑面积增长很快,由2018年的4150万平方米增加至2021年6月30日的5420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6月30日,万达商管管理380个商业广场,独立第三方商业广场数量达106个,占总在管商业广场数量的27.9%,有162个储备项目,包括133个独立第三方项目。
这还不是万达商管返港IPO的全部资本。2021年6月30日之后,万达商管的在管面积还在继续增加。
例如上周末,有市场消息称,万达商管将以轻资产运营的方式接手位于北京朝阳区的蓝色港湾商业项目和位于海淀区的五棵松卓展购物中心。万达官网还显示,3月28日与鑫苑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商业管理、资产管理、产业地产和科技研发等业务领域进行深度合作。4月初,建业拟将“全部商业项目”整体出租给万达商管或其关联方,万达商管将全面负责该等商业项目的招商、对外租赁、运营和物业管理。
有公开报道称,2020年9月28日,万达商管宣布,从2021年开始,不再发展“重资产”,全面实施“轻资产”战略。2021年,万达集团计划开业50个万达广场,其中轻资产占比68%;同时,计划签约70个轻资产万达广场。
2021年11月,万达广场开业数为403座,而如今官网显示万达广场已经有418座。
根据招股说明书,万达商管上市前估值为280亿美元或人民币1800亿元。
有所谓的地产资深人士分析,虽然招股说明书失效,万达推迟了上市,却能得到得到更好的估值。但是《雪山财金》认为,这个分析显得对万达商管和当前的香港资本市场实在无知。
对赌或将失败,面临战略投资者索赔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
公开信息显示,在上市前的Pre-IPO轮,万达商管融资金额高达468亿港元,约60亿美元,由PAG(太盟投资集团)、、腾讯、蚂蚁金服等顶级机构共同投资。或许如此大的阵势,才有万达商管上市前估值为280亿美元或人民币1800亿元。
然而要命的是,根据招股书,万达商管承诺2021年-2023年实际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51.9亿元、74.3亿元及94.6亿元。如未达成,则大连万达商业及珠海万赢(万达商管股东)将以零对价转让有关数量的股份或向投资者支付现金,以补偿投资者。
但招股书显示,2020年万达商管净利润为11亿元,较2019年的12亿元还略有下降,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则只有约6.6亿元,不及全年承诺的十分之一。虽然暂时得不到万达商管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但是可以确定无疑的是,万达商管对战略投资者的承诺,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赌就是这样,赌赢了,上市前的投资就是蜜糖,赌输了,蜜糖变砒霜。
生不逢时,勉强上市也要流血
2022年一季度,香港股市急剧下挫,港股物业股的集体大失血,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即便万达商管续表继续强行闯关港股IPO,也只能是流血上市。
网络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一季度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金额为883亿港元,较2021年一季度融资金额2637亿港元大幅减少66.53%,较2021年四季度融资金额1425亿港元锐减38.08%。港交所2022年一季度IPO数量跌出全球五强,仅有16家企业成功IPO上市,较去年同期的32家缩减50%。
在物业股方面,截止4月14日,80%以上的港股物业企业估值已经腰斩,半数企业估值仅有高点时的三成。
有媒体披露,万达商管原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IPO,计划寻求30至40亿美元融资。 且不论募集金额超过230亿港元(按最低30亿美元换算)市场是否能够全额满足,单看港交所2022年上市新股的表现,就足以吓退所有的投资机构。
这就尴尬了。放弃上市,刚刚缓过劲来的王健林又要面临不知道多少亿的赔偿;强行闯关上市,原来的估值大概率要面临腰斩。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